专任教师
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团队 >> 专任教师 >> 教授 >> 正文
  • 姓名:廖永安
  • 学位:博士
  • 职称:教授
  • 民事诉讼法
  • 办公室:
  • 电话:
  • 电子信箱:

详细介绍

廖永安,男,汉族,1972年1月出生,湖南安化人,中共党员,现任湖南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771771威尼斯.cm大全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1997年在771771威尼斯.cm大全就读,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2001-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771771威尼斯.cm大全就读,获法学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2011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波士顿分校做访问学者。1997年6月在771771威尼斯.cm大全任教,1998年、2001年、2004年先后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自2005年起,先后任771771威尼斯.cm大全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2015年7月任771771威尼斯.cm大全副校长;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挂职);2021年3月任771771威尼斯.cm大全党委副书记,2024年1月任湖南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评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两届)、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湖南省智库领军人才。兼任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法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理论研究基地主任、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主任、司法部公证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主任等职务。

主要从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纠纷解决等领域的教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求是》《中国法学》《中外法学》《人民日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民事诉讼理论探索与程序整合》《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基础》、Mediation and Law in China(劳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以及主编《771771威尼斯.cm大全诉讼法文丛》《如何当好调解员从书》《中国调解研究文丛》等著作教材30余部。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法学会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最高检全国检察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湖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方德法治研究奖一等奖等奖励40余项。

一、获奖情况

(一)科研类获奖

1、《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之运行现状——以一个贫困地区基层法院为分析个案》获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2006年,排名第一)。

2、2006年荣获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法学家称号。

3、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潜在的冲突与对立:诉讼费用制度与周边制度关系考》荣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排名第一)。

5、《诉讼费用研究——以当事人诉权保护为分析视角》获湖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排名第一)。

6、《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法学会第二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中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独著)。

7、《诉讼费用制度研究》获湖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年,独著)。

8、《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获湖南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独著)。

9、2010年荣获湖南省第二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称号。

10、《论我国民事诉讼费用的性质与征收依据》获中国法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2005年,独著)。

11、《对民事诉讼中法院不作为行为的思考》获中国法学会第四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2001年,独著)。

12、《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基础》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独著)。

13、《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之再思考》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中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2012年,独著)

14、《我国民事审判权监督制约机制初探》获中国法学会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主题征文活动三等奖(2013年,排名第一)

15、2014年荣获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16、2014年荣获湖南省“最具影响力的法治人物”

17、《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之再思考》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年,独著)

18、《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获2015年度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19、2017年荣获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20、2017年荣获湖南省第六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

21、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2、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3、2019年入选湖南省智库领军人才。

24、《如何当好调解员》系列丛书获湖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年,排名第一)。

25、2021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6、《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证研究(2004-2014)——以中部H省为分析样本》,获湖南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1年,排名第一)。

(二)教学类获奖

1、《诉讼证据法学》获2005年度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称号(主持人)

2、《地方性大学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3、2004年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个人)。

4、《地方性大学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2-2003年度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5、《诉讼法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2006年度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6、与宋世杰教授共同主编《诉讼证据法学》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7、2007年荣获湖南省第二届普通高校教学名师奖。

8、《发扬特色与优势,强化课程建设,培养多层次、高素质法律人才》荣获2009年度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排名第一)。

9、2010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10、《实施多元主体参与的模块化教学,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荣获2012年度771771威尼斯.cm大全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2013年,排名第二),2013年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11、《立足国家战略急需、协同多方主体,培养复合型知识产权实务人才》荣获2016年度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12、《扎根伟人故里,传承红色基因,构建“一引领两转化三融入”的立德树人新模式》荣获2019年度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13、《地方综合性大学三位一体“校内协同育人”机制的创建与实践》荣获2019年度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14、《多元协同四位一体复合应用型调解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2022年度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15、《聚焦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构建‘1+N’特色法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二、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智慧司法科学理论与司法改革科技支撑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0YFC0832400),1600万。

2.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研究(2015ZDC029)(2015-2017),80万。

3、主持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课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涉疫矛盾纠纷的防范与化解研究(2020-2021),20万。

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2005-2008(05CFX023)7.5万

5、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实证研究》2008-2010(08CFX043)8万

6、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诉源治理体系创新研究”(22VRC029),50万

7、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07-2009) 20万

8、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课题:《湖南工程建设领域司法保障问题研究》2010-2011(201OWTA06),5万

9、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重点项目:《民事执行监督的程序设计》,GJ2009B07(2009-2011),2万

10、主持湖南省发改委“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研究课题:湖南“十三五”创新社会治理研究(2014),10万

三、学术著作

1、《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2、《民事诉讼理论探索与程序整合》(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基础》(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3、《诉讼费用研究——以当事人诉权保护为分析视角》(排名第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模拟法庭:原理、剧本与技巧》(合著,排名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2013年第二版,2015年第三版。

5、《民事诉讼程序监督制约机制研究》(合著,排名第一),771771威尼斯.cm大全出版社2012年4月版。

6、《民事诉讼理念变革与制度创新》(合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2月版。

7、《民事诉讼理论与改革的探索》(与何文燕教授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8、《民事诉讼原理研究》(合著,排名第三,共计70余万字,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

9、《中国统一证据法(专家建议稿)及其立法理由》(参著,共计80余万字,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理由》(合著,司法部重点研究项目),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2月版,排名第三。

11、《民事司法救济制度研究》(合著),韩国延世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2、《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合著,排名第二。

13、《民事诉讼法法典专家修改建议稿及立法理由》(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版。

14、《民事诉讼法释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勘校,排名第一。

15、《民事诉讼程序监督制约机制研究》,771771威尼斯.cm大全出版社2012年版,(合著,排名第一)。

16、《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实证研究》(排名第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版。

17.《诉讼费用制度专题实证研究》(排名第一),法律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18、廖永安主编:《谁的陪审?——人民陪审访谈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19、廖永安等著:《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证研究(2004-2014)——以中部H省为分析样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0、廖永安等著:《中国调解的理念创新与机制重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21、廖永安主编:《调解学教程》(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22、廖永安、覃斌武主编:《调解实训教程》(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23、廖永安、胡仕浩主编:《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24、廖永安等著:《数字支撑乡村法治建设》,771771威尼斯.cm大全出版社2022年版。

25、廖永安、唐东楚、王聪著:《模拟法庭:原理、剧本与技巧》,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四版。

26、廖永安主编:《中国公证发展报告》(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27、Mediation and Law in China,Routledge,2003.

四、主编教材

1、《诉讼证据法学》(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证据法学》(主编)(21世纪法律教育互动教材·精品课系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3、《民事诉讼法学》(主编)(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教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

4、《证据法学》(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

5、《湖南省“五五”普法2008读本》(主编)(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WTB02),海南出版社2008年7月版。

6、《证据法学》(主编)(法律硕士研究生精品教材),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

7、《民事诉讼法学专论》(主编)(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程教材),771771威尼斯.cm大全出版社2012年版

8、《民事诉讼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2013年第六版,2015年第七版,2018年第8版。

9、《民事诉讼法》(全国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编指定教材,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证据法学》(全国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编指定教材,本人撰写2章,计4万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1、《移植与创新:混合法制下的民事诉讼》(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5月版,主编。

12、《模拟民事审判庭》(合著,排名第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3、《民事诉讼法学》(参编,李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014年第二版。

14、《诉讼证据法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15、《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精要》(参编,胡仕浩、龙飞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4月版。

16、吴建雄、廖永安主编:《监察法学》(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17、廖永安主编:《771771威尼斯.cm大全线上教学优秀案例集》(主编),771771威尼斯.cm大全出版社2020年版。

18、廖永安主编:《证据法学》(主编,第二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五、主要论文

1、《民事诉讼目的界定》,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5期 。

2、《民事诉讼中法院不作为行为再思考》,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0年第1期全文转载。

3、《关于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反思》,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1999年第9期全文转载。

4、《民事审判中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之再思考》,载《河北法学》1999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5期转载。

5、《对民事审判中“以事实为根据”原则之检讨》,载《河北法学》1999年第5期。

6、《民事抗诉程序中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0年第7期全文转载.

7、《民事诉讼认证制度中若干问题再思考》,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1年第5期全文转载。

8、《民事诉讼一审与上诉审关系的协调与整合》,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

9、《我国民事简易诉讼程序之重构》,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10、《民事诉讼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卷)。

11、《法院诉讼行为要论》,载《法学家》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

12、《论民事诉讼费用的性质与征收依据》,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

13、《当事人诉讼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关系考》,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14、《我国民事诉讼主管之概念检讨与理念批判》,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4期。

15、《我国民事诉讼主管范围之问题评析》(独著),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1期。

16、《论我国民事与刑事交叉案件的协调处理》(排名第一),载《华东政我校学报》2005年第3期。

17、《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之运行现状》(排名第一),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5期转摘。

18、《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要以人为本》(独著),载《光明日报》2005年6月3日。

19、《论诉的利益》(独著),载《法学家》2005年第6期。

20、《我国民事诉讼地域管辖制度之反思》(独著),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

21、《潜在的冲突与对立:诉讼费用制度与周边制度关系考》(排名第一),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5期转摘。

22、《以人为本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排名第一),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11期。

23、《试论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排名第一),载《海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4、《论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排名第二),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5期。

25、《我国民事公告送达制度的立法缺陷与完善》(排名第一),载《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 司法制度》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26、《〈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之检讨》(独著),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27、《我国合议制度之运行现状——以中部某落后地区基层法院为分析对象》(排名第一),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28、《我国民事诉管辖权异议制度之立法缺陷与完善》(廖永安、胡军辉),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3卷,2008年6月;

29、《论检察监督与当事人处分原则》(排名第一),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2月号。

30、《论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排名第一),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3期。

31、《重构我国仲裁证据制度之探析》(姜霞、廖永安),载《求索》2008年第5期。

32、《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之反思》(排名第一),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3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6月版。

33、《<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评析——兼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排名第一),载《现代法学》2009年第1期。

34《论法院调解的既判力》(排名第一),载《烟台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5、《我国民事司法证明活动中的价值权衡及选择》 (排名第一),载《我校学报》2009年第6期。

36、《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科学定位与制度设计》 (排名第一),载《我校学报》2010年第6期。

37、《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之再思考》(独著),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1期转摘。

38、《论仲裁调解书撤销制度的确立》(排名第一),载《烟台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39、《关于我国建立申诉终结机制的几点思考》(排名第一),载《烟台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40、《论我国民事执行权的微观配置》 (排名第二),载《我校学报》2012年第3期。

41、《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改革路径探析》(独著),载《中国法学》2012年第3期。

42、《论民事诉讼异议制度的法理分析》(排名第一),载《法学杂志》2012年第12期。

43、《回归价值本源:巡回审判制度的考证与思索》 (排名第二),载《我校学报》2013年第2期。

44、《以司法诚信引领社会诚信建设》(独著),载《光明日报》2013年5月25日理论版,《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19期转载并列为本期主论。

45、《人民陪审员制度目标之异化及其反思》(排名第一),载《法商研究》2014年第1期。

46、《司法诚信建设论纲》(排名第一),载《烟台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47、《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中的利益部门化及其反思》(排名第二),载《湖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48、《论我国调解模式的变迁》(排名第一),载《我校学报》2014年第6期。

49、《发展社会调解的现实意义》(排名第一),载《光明日报》2014年7月16日理论版。

50、《以法治反腐破解反腐与防腐的悖论》(排名第一),载《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

5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排名第二),载《求是》2015年第3期。

52、《法治实践部门应成为法治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排名第一),载《光明日报》2015年9月16日理论版。

53、《论法治实践部门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的责任主体地位》,(排名第二),载《政法论丛》2015年06期 。

54、《毛泽东“以德防腐”思想探析》,(排名第一),载《我校学报》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

55、《以立法权限下移为契机助推法治湖南建设》,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12日;

56、《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排名第一),载《光明日报》2016年4月13日理论版。

57、《促进法学教育的供需平衡》,载《人民日报》2016年6月6日学术版。

58、《一带一路商事调解的中国方案》,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9日理论版。

59、《论法治与反腐之间的内在逻辑——兼论法治提升反腐败斗争水平》,《湖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

60、《用“四个足够自信”汇聚反腐败磅礴伟力》(排名第二),《求是》2016年第18期。

61、《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实证研究——以中部某县级市为分析样本》(排名第二),《法学家》2016年第4期。

62、《论我国调解职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排名第一),载《我校学报》2016年第6期。

63、《书写人民满意的反腐败“赶考”答卷》(排名第二),载《求是》2017年第4期。

64、《推动“互联网+调解”实现跨越式发展》(排名第一),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2月21日理论版。

65、《党纪与法律关系的科学逻辑》(排名第一),载《光明日报》2017年2月6日理论版。

66、《我国“互联网+调解”发展困境及其路径选择》(排名第一),载《安徽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67、《中国法学教育供给侧改革》(排名第一),载《湖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68、《民事诉讼费用交纳标准的设定原理与完善建议》(排名第一),载《烟台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69、《当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华文摘》2017年第19期全文转载;

70、《新时代发展我国社会调解的新思路》(排名第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18日

71、《以信用立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排名第一),《光明日报》2018年2月19日

72、《我国民事再审案件受理费制度检视——以再审之诉的功能为》(排名第一),《我校学报》2018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2期学术卡片摘编。

73、《回顾与展望:“双千计划”实施现状考》(排名第一),载《湖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74、《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排名第一),载《光明日报》2018年11月14日;

75、《意大利民事诉讼第三人裁判异议之诉初探——兼述对完善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启示》(排名第一),载《现代法学》2018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5期转载。

76、《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标准探析》(排名第一),载《判解研究》2017年第4辑。

77、《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 (排名第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6日。

78、《在实践中发展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排名第二),《人民日报》2018年9月26日。

79、《路径与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司法——基于352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排名第一),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80、廖永安、段明:《合作与互动:明清行业调解的实践与启示》,《烟台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81、《我国律师调解制度中的角色冲突及其化解路径》(排名第二),《我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82、《人民调解泛化现象的反思与社会调解体系的重塑》(排名第一),《财经法学》2019年第5期。

83、《法院如何执行公共政策:一种实用主义与程序理性有机结合的裁判进路》(排名第一),《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20年第4期全文转载。

84、《强制执行公证中执行证书性质的再审视》(排名第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85、《科学认识调解价值,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独著),《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26日。《新华文摘》202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86、《实践与立法之背离:民事诉讼逾期举证规制机制的实证考察》(排名第一),《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1期。

87、《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法论纲》(排名第一),《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22年第2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22年第3期转摘。

88、《论新时代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内在价值、关键目标及内容构造》(排名第一),《法学教育研究》2022年第2卷。

89、《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独著),载《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7日。

90、《历史与未来:公证体制改革视域下的公证组织法律性质——基于公证权的社会化视角》(排名第一),《法治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1期。

91、《劳动争议化解机制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排名第一),《我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新华文摘》202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下一条:谢勇

关闭

联系我们

网站:www.aidiyin.net

地址:中国湖南湘潭


Baidu
sogou